文章系统  
首页 > 广西财经学院 > 浏览文章

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在我校开幕

(编辑:广西财经学院 日期:2017年01月21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1月13日,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2017)开幕式在我校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蔡昌卓、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维忠、柬埔寨教育部副司长ChivRatha(秋•管特曼)、学校党委书记卞成林、校长夏飞、副校长潘慧,玉树藏族自治州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江海梅,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邓晓贤,复旦大学外事处处长朱畴文、华王集团董事长陈庐一等大赛指导、主办与承办单位的代表出席开幕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高雄,以及柬埔寨教育部和金边皇家大学、老挝国立大学、缅甸仰光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泰国兰实大学、越南河内人文社科大学、越南外交学院的校领导和专家出席相关活动。

  蔡昌卓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对“澜沧江——湄公河之约”第二届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的开幕表示衷心的祝贺。他表示,自治区教育厅高度重视“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协调整合各方资源支持赛事的举办。他希望来自湄公河流域的各国优秀青年代表珍惜机会、发挥才智、赛出水平,使大赛切实达到加深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环境治理的认识、推动各国青年交流增进互信的目的,促进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各国人民。

  卞成林代表主办方向参与本次大会的各国嘉宾和国内外各高校领导、嘉宾、参赛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广西财经学院自2015年下半年加入“澜沧江-湄公河”团队以来,一直致力于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将此项赛事打造成为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和专业赛事。他指出,大赛针对湄公河流域环境治理问题,面向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和青年学生,既是培养各国青年全球视野与国际工作能力的平台,也是繁荣流域各国青年外交、文化外交的渠道,更是深化基于国际合作的全球治理新路径。

  江海梅在致辞中表示,澜沧江-湄公河源起玉树,本项赛事也缘起玉树。玉树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覆盖全境,对中国和亚洲的生态保护及水资源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她希望通过本项赛事能够更好地弘扬澜沧江-湄公河的水文化,更好地牵引六国青年围绕绿色共享的理念,投身流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使生态环保工作向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建立与流域各国、各省市的深度合作,促进地方政府与高校、专业机构的有效协作,促进玉树文化、旅游、环保的长足发展。

  邓晓贤就赛事筹备工作作了介绍,ChivRatha(秋•管特曼)代表大赛国际组委会作了发言。

  开幕式上,青海省、复旦大学、广西财经学院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大学代表共同为“澜湄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揭幕,标志着这一旨在培养各国青年全球视野与国际工作能力,促进流域各国治理与发展、孵化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的赛事正式进入机制化新阶段。两年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14所高校的90余名学生通过这一平台为流域治理与发展注入青年智慧。本项赛事也已被中国教育部纳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度活动安排,成为澜湄六国政府认可的国际活动。

气候变化与减灾合作:六国9校48名青年创意交锋

  “我们主要想利用湄公河流域的特色地形结构,通过协调和连接湄公河流域不同海拔的水电系统,及时解决洪水和干旱带来的问题。”越南外交学院选手设计的“友谊之梯”灵感源于湄公河-朗塘河水电大坝的所处地形和发展现状。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可能导致自然灾害增多,如何在应对气候问题的同时,合理统筹部署防灾减灾工作,这样的挑战亟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共同面对。基于此,YICMG2017将“气候变化与减灾合作”作为赛事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选手们的参赛作品涉及到洪水、干旱、温室效应、改善植被等具体内容。

  来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9所高校的48名选手进入决赛。大赛历时四天,由“入围方案评比”“澜湄之源咖啡屋”和“改进方案评比”三个环节组成。来自六国10所高校的学者担任评委。“澜湄之源咖啡屋”(Mekong Café)是今年决赛的新环节,以跨国团队为单位,选手轮流与16位专家沟通方案的改进思路。这一环节为选手与专家的充分对话建立平台,以期帮助选手们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产生更具创意、更加多元、更有共识的治理创新方案。

  选手们通过主题演讲和X展架展示创意,角逐“最有价值问题”和“最有创意团队”两个奖项。决赛开始后,各国选手将组成新的跨国队伍,抽签选取两个初赛方案进行细化改进。决赛最后一天,国际专家委员会和国际组委会将根据孵化方案的质量和跨国团队的表现,评选出“最佳跨国团队”和“最佳孵化方案”两个奖项。

人文交流与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引领流域合作新潮流

  推动澜湄六国人文交流和流域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高等教育国际协作机制、创新教育工作网络和创业孵化平台的建立完善,这是“澜湄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的使命。联盟秘书处设在复旦大学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的“复旦-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

  在决赛期间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际专家委员会会议上,各单位委员代表将就联盟发展相关问题开展讨论。据介绍,联盟近期将聚焦YICMG赛事的参赛项目,落实公益和小微创业项目,分享各国青年创新创业经验,同时将发起成立“澜湄青年创新创业基金”,为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第三届大赛赛制及主题,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际专家委员会会议还将讨论流域内各国多领域的合作前景。在国际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祁怀高看来,会议努力将源头地理资源转化为人文交流资源,全方位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是寻求流域内高校、研究机构、智库合作的有利探索,有助于六国高校高等教育人才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

从政府到学生:做好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螺丝钉”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湄公河流域各国的文化交流开始丰富多元起来。”祁怀高表示:“去年春天,李克强总理就提倡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搭建人文交流的桥梁。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东盟合作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YICMG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理念下发展成熟起来的。”

  在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本届大赛由复旦大学、广西财经学院、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上海华王集团和上海朵云轩集团联合主办,复旦-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承办,赛事受到了柬埔寨王国教育、青年与体育部等湄公河五国政府部门、外交外事和高等教育机构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

  大赛建立在多方协作的基础上。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人民政府为赛事提供了前瞻性指导,六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为赛事铸牢学术基础,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上海华王集团以及上海朵云轩集团的参与则为赛事的运行给予了有力支撑。复旦-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精心开展会务筹备,复旦大学和广西财经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则以热情服务的方式展现中国当代青年的风采。

  在YICMG的舞台上,青年学子不仅是参赛者和志愿者,更是筹备团队的主力。自去年暑假起,复旦大学和我校的志愿者们就开始了赛事筹备工作。他们的记事本上列满了联络邀请嘉宾、收集评审作品、赛事文件设计等工作的进展。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4级本科生李传琪是选手联络组的负责人:“选手们来自六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从饮食住宿,到出行管理,再到大赛各个环节的调整,都要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朝着‘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这一大目标,我们的小目标就是做好‘螺丝钉’。”

 
上一篇:我校学生作品获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最有价值问题奖
下一篇:思政工作立德树人,服务创新——学校举办2016年度辅导员表彰暨联欢晚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