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慰问获得国家基金项目人员座谈会
1月22日下午,在春节来临之际,学校在明理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慰问获得国家基金项目人员座谈会,向勇于拼搏、坚持在科研一线攻坚克难的科研人员表达亲切的问候。学校领导唐耀华、玉振明,学校党委组织部、科研处负责人、获得国家基金项目人员参加座谈会。
与会人员先后发言,围绕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难题和心得体会、下一步科研计划等方面问题行进了交流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长期关注和研究一个问题、前期成果的积累、学校搭建平台和政策支持是成功获得项目的关键原因。
主持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学校副校长玉振明教授深有感触地说,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很看重知遇之恩。目前国家非常重视科研,对科研的投入年增长巨大,科研人员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知识分子的知遇之恩,第一是国家之恩。没有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就没有搞科研的条件,个人的才华需要大环境支持才有施展的平台;第二,团队、集体之恩。我们学校是个后发展学校,虽然科研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也给大家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离开了集体,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他希望学校科研工作人员要跳出个人视角,从整个学校、学科或科研团队的视角来看问题,多一些担当意识。
听取大家的探讨后,学校党委书记唐耀华作了讲话,提出三点意见:
第一,科研在我们学校的地位和作用。科研在我们学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跟教学并驾齐驱。大学的使命就是知识创新,但是要注意,我们学校的办学理理念就是以育人为根本。我们搞科研最终要回到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中去,提升我们育人的水平。科研搞得好的人,通常情况下教学也做得好,如果没有一定的研究问题能力,课很难讲得好。所以说科研要为教学、为育人服务——这是我们学校科研的地位。科研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如同教学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它不是两张皮。
第二,我们争取国家级项目的同时,要抓住为地方服务的项目。我们的定位是应用型大学,我们要通过科研在服务地方中作出贡献。大家要注意很重要的一点,服务地方的科研课题很有可能成为申报国家课题的选题来源。今后我校将出台政策,提高大家研究地方问题的积极性,希望大家这方面带好头。
第三。科研上大家已经做了榜样,希望大家在教学上也成为教师的榜样。在做人做事上要高标准严要求,树立一个大学者的榜样,如同民国时期的大家一样展现出一种做学问、做教师、做人的风采;带头去践行我们的校风:厚道做人,豁达生活,实干工作,细致做事。希望大家在成形我校的大学精神、优良校风中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据悉,学校自升本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
[文/图:郑文锋]
座谈会现场
学校领导与与会人员合影
下一篇::学校领导开展春节前夕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