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广西高校

先锋赞“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记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李文勇

时间:2016年07月06日 信息来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李文勇,博士,教授,现任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党委委员,广西区应急管理专家、广西区畅通工程专家,获桂林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被业内人士称为“广西交通学科第一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西区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EI检索19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出版专著、教材2部;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广西技术发明三等奖各1项。积极服务地方交通咨询、设计等,先后主持完成了桂林、贺州、来宾等多个地市的交通规划、设计和交通治理等项目。目前,已有50余项成果被当地实际应用,提高了交通通行效率;被区内外各大报刊、电视采访近百次,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为我区交通规划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执着前行  默默耕耘
  凌晨的金鸡岭校区2教,夜深人静,可有一间办公室常年灯火通明。李文勇老师在桂电工作已经有15个年头了,这个在大家眼中强悍的牛人,让人感觉成功所需要的那份坚持和执着,一股子冲劲,一脑子想法。“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这是李文勇对自己的要求。当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李文勇,年轻有想法,敢闯敢拼,一个背包闯天下。为了了解国内交通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前景,他只身一人前往国内开设交通专业的各大高校,在经费不足、人脉不广的劣势下,力排万难,仍然走访了近10所大学,也因此结识了众多交通专业资深专家学者,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我校交通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李文勇在教学上辛勤耕耘、一丝不苟,平均每学期承担本科课程2门,研究生课程2门,教学深受学生喜欢。课下的李老师,在办公室一待就是一天,多年如一日,常年坚持如此。因为在广西区内名声大,科研工作任务繁重,加班成了家常便饭,电话更是常年处于接通状态。但李老师始终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论是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还是在学院领导岗位上,始终如一,无怨无悔。

  五年一剑  点滴在心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5年时间内交通专业学科平台建设突飞猛进。作为交通专业学术带头人和学院领导,李文勇同志功不可没。为了交通学科平台的建设,李文勇呕心沥血,白天黑夜连轴转。因为交通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很多材料都要亲手写,很多工作都要亲手抓,撰写申报材料、整理支撑材料、汇总成果业绩材料,这些成为他每天工作的重心。因为在广西区内交通行业名声较大,很多单位纷纷联系他,众多项目研究工作任务落到他头上,他的电话也经常被打爆。李老师每年承担完成近200万的横纵向项目,成为学院科研经费任务的重要完成人之一。
  由于李文勇带头作用和积极努力,学院成功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点,并获得硕士点建设经费100万元,桂电也因此成为广西交通运输类唯一硕士培养单位;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申请并成功获得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并获资学科建设经费120万元,该学科是广西交通运输类唯一重点学科;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科研平台专项“智能交通系统二级科研平台”,获资助科研平台建设经费250万元;“智能交通系统”获批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并获资助科研平台建设经费50万元;获得2013年广西高校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平台,该平台与南宁市、桂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共建,获资助科研平台建设经费50万元;作为共建单位成功申报了“广西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同时与联合桂林市科技局、桂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成立“桂林市智能交通技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智能交通系统研究所;积极参与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划建设,智能交通技术融入学校的物联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作为桂电一所新建学院,有一支年轻的充满朝气、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年轻人,就要敢想敢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李文勇热衷于青年教师的培养,结合亲身经历和自身经验,告诫年轻人应当“沉下心来做事,静下心来做人”,勇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挑战,多思考,多交流,多总结。目前交通专业教师11人,其中3人博士毕业,7人博士在读,比例高达91%,待学成归来,交通专业师资队伍将更加完善,专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学院也将翻开快速发展的新的篇章。

上一篇:先锋赞俯首甘为孺子牛——记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蔡国永
下一篇:先锋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记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袁翔珠
(作者:佚名 编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