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广西高校

高峰论坛7潘懋元教授学术报告高等教育转型发展2016-06-08 015801 作者温培雅 韦雪献 张林涛 来源玉师网 点击

时间:2016年06月13日 信息来源:玉林师范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动力和保证,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在研究上、政策上、实践上共同努力推进。”6月7日上午,96岁高龄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教授,为出席广西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暨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大会的专家学者做了一场题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精彩报告,玉林师范学院校长贺祖斌教授主持报告会。 高峰论坛7潘懋元教授学术报告高等教育转型发展2016-06-08 015801   作者温培雅 韦雪献 张林涛   来源玉师网   点击   “你们知道2030年的中国高等教育是什么样子吗?”一阵简短的寒暄之后,先生向大家透露了他最近的研究课题。“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2030年,中国正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道路上,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虽然也只是一个趋势,但还是引发了不少人的议论,他们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得太快了,是不是要停一停了?”
  “不需要!”先生斩钉截铁地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已经走过这段历程,中国现在已是世界大国,更期建成世界强国,它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当然也要走上这条路,为什么要停下来?”先生继而解释道,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的高等教育就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同时不断推动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这决定了,应用型高等教育才是大众化、普及化的主力军,建设应用科技大学的基本定位就是:以本科为主,培养不同科类、专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当然,高等教育要转型发展,不仅有阻力,而且还不小。”先生并不回避现实的问题,他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认为阻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上的阻力,即以往办学者多重学术、轻应用,力求统一,排斥多样化,这也成为影响以往教育政策制定者的主导思想。其二,主要是某些政策的产生的错误导向,比如招生政策中的考试,往往只看知识成绩,而缺少能力考察,常常不问形势需要,落后于应用型发展的需要。第三,就是我们对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理论创新不够、经验积累的不够、对于“为何转型、怎么转型”等问题的宣介不够,大家不明所以,自然就会焦虑,就会无所适从,因而也就没办法支持转型发展,这就导致了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包括新建本科、独立学院,甚至不少高职高专,仍在沿袭传统精英教育定位,培养学术型人才。
  先生说,转型发展即使面临阻力,却并非铁板一块,当前国家政策已有所调整,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开始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不少地方也出台了一些鼓励转型的举措,转型发展正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理念,这是转型发展的前提”。先生笑言,在高等教育谋划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认为不必转型的主要有三种倾向:地方性的工农医经管学校本来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不存在转型问题;低水平的要转型,高水平的应当向学术型方向发展;工农医经管性质的学校可以转,文理专业只能培养学术型人才。正基于此,先生正言,理念转变是转型发展的前提,但也仅仅是前提,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多数本科高校的类型、层次都不同,所以我们强调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速度的转型发展,不能操之过急,只是必须往这个方向上走。
  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思想上的融冰,还要行动上的努力。为此,先生从体制机制的转变、课程与教学的转变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三方面,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探路。他引用德国建立应用型科技大学的案例,指出我们需要从投资体制、招生体制,职称、奖励、话语平台等机制的转变上狠下功夫。“所有大学的发展改革都应当是公平的,都应该创出它的一流。不只是研究型大学,而是每所大学都应该具有话语权!”先生一再强调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平性。高峰论坛7潘懋元教授学术报告高等教育转型发展2016-06-08 015801   作者温培雅 韦雪献 张林涛   来源玉师网   点击  谈及课程与教学的转变,先生说这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核心”,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应用型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由专业课程体系构成,课程体系中的专业链要与产业链对应。先生指出,课程、教材是转型发展的核心,传统的学术型精品课程、统一教材要转变为应用型课程;传统的“以教为主”的传授方法,要转变为“以学为主”、课堂教学与实训并重,融教学、科研为一体。一言概之,应用型科技大学培养的是推动社会转型发展的创新人才,应用型科技大学主要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产学研的深度结合,高校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并加以利用。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由老师培养出来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任,主要落在专业课程教师的肩上。”先生敏锐地指出。当前,大学教师大多由学术型的精英大学所培养,学位高但心理准备与实践能力不足,我们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发展双师型(双能型)的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如何培养呢?先生为与会高校指明了三条路径:一是老师要同学生一起参加实训基地的学习与劳动;二是老师要在对口的企事业单位挂职,并承担实际责任以锻炼才干;三是外聘对口企事业的工程师、技术员、经历等来学校任教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高峰论坛7潘懋元教授学术报告高等教育转型发展2016-06-08 015801   作者温培雅 韦雪献 张林涛   来源玉师网   点击   先生虽年近百岁,但耳聪目明、精神矍铄、思维清晰、逻辑严密,兴之所至、倾情相授,连续讲演了一个多小时,深厚的学养、丰富的见识、谦逊的态度、铿锵的语调,令与会的专家、学者、教师、学生无不动容,演讲结束时,全场听众对先生精彩的报告和辛苦的付出致以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高峰论坛7潘懋元教授学术报告高等教育转型发展2016-06-08 015801   作者温培雅 韦雪献 张林涛   来源玉师网   点击   贺祖斌教授在总结报告会时表示,他和在座各位一样,是非常荣幸的、幸福的,聆听了96岁高龄的大师所上的精彩的一课,这将是大家教师生涯中最难忘的一课。贺祖斌教授表示,潘先生有一句名言,叫“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本身就诠释了什么叫教书育人,什么叫为人师表,什么叫学术学问。贺祖斌教授引述教育部在2000年庆祝先生从教65周年暨80华诞致先生贺信的评价:“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理论研究硕果累累,为创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丰富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教师,培养了大批高层次教育人才,桃李满天下,为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理论骨干教师队伍和研究队伍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活动家,对我国若干重要教育改革决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教育部对先生的客观评价。贺祖斌教授深情地表示,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与大家一样,热切地期盼潘先生下一次的报告,衷心祝福潘先生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在贺祖斌教授的提议下,与会人员全体起立,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先生表达崇敬与谢意。
上一篇:高峰论坛8高峰论坛与会代表考察玉林师范学院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工作情况2016-06-08 173439 作者冯晓娟 卢文凤 来源玉师网 点击
下一篇:高峰论坛6各高校建设与转型发展交流纪实二2016-06-07 205057 作者 来源玉师网 点击
(作者:佚名 编辑:玉林师范学院)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