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广西高校

“四有”好老师征文我的朴素“四有”观

时间:2016年04月23日 信息来源:梧州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16-04-15  点击次数:300

  2014年9月9日,在第30个教师节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从此,“四有”好教师的理念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自己的思绪不禁被打开,从教生涯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如片片飞花在我的记忆里荡漾。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时光荏苒,眨眼从教15个春秋。“却顾往来径,苍苍横翠微。遥想当年,正是教师身上洋溢着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让中学时代的我就立下志愿———将来就做一名人民教师。庆幸的是,2002年大学毕业,我如愿以偿,顺利加入了梧州学院(原广西大学梧州分校)这个大家庭,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报到时,我的心情既充满欣喜、但又十分忐忑。欣喜的是我在圆梦,忐忑的是我能像过去自己所遇到的那些老师那样优秀吗?实践出真知,劳动长才干。虽然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四有”好老师依然相差甚远,但是自己并未忘却初心,坚持以心换心、用生命影响生命,努力在徘徊中坚持、在紧张中释放、在固守中开拓、在艰苦中奋进。在此,将自己这些年的感悟与心得文以记之,权且当作对“四有”老师的朴素理解。
  力争站在讲台不心慌 走下讲台不愧疚2002年学院师资十分紧张,我当时勉为其难一下子就接了保险专业的两门核心专业课:《保险学原理》和《保险营销》。由于我原来主修的专业是管理学,这2门课对我来说与学生一样陌生,并且上的还是同一个班,我深感上好这两门课不容易。虽然当时学院专门派我们去桂林进行高校教师资格培训,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当时上课的目标很简单:把基本概念讲清楚、逻辑思路清晰,脱离讲稿。作为一名新老师,并且跨专业教学,要做到脱离讲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实现这个小小的目标,我分3步准备:第一,查阅了大量资料,把每一个概念都理解背下,对有些概念记不住,甚至采取了比较愚蠢的办法,多抄几遍,果真能凑效;第二,在概念基本把握的基础上,如何把书上的概念变成自己的语言,就是写讲稿,写好了对着镜子讲出来,多数讲得是结结巴巴,只能反复写、反复讲,直到流畅为止。第三,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把每个知识点的内容串起来,在此基础上,把每章的内容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理顺。
  查资料、写讲稿,忙碌而充实的暑假过去了,虽然自我感觉备课还算比较充分,当第一次踏进上课的教室时,听到有学生大声说:“同学,你走错教室了。”我当时心里一惊,原来我与一名老师的距离还相差甚远。不过当时,我还是按捺住内心的紧张,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就开始上课,噼里啪啦两节课就上完了,只管把装进脑袋了的东西说出来,说了什么,自己都不知道,可能是紧张、害怕,总之,第一堂课还是挺糟糕的,明天还得给这个班上另一门课呢?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问题只能想办法解决了。下课后,我找了班长、学习委员和一部分学生,让他们来说说听这堂课的感受。毫无疑问,他们说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多,例如,语速过快,普通话不标准、部分概念讲解不清晰、板书不整齐、理论与实践脱节、感觉老师很紧张等。我真正体会到三尺讲台不是那么好站的。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除了多看书、积累知识、备好课,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旁听其他的课程,同时还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其次,为了弥补实践知识的不足,有幸在中国人寿梧州分公司等单位实习。所有一切的努力,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站在讲台上不心慌,走下讲台不愧疚,我喜欢内心安宁、踏实的感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本人获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奖励,连续6年获得校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分别获得校级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二等奖;校级教育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三项广西区教育技术大赛优秀奖,两项梧州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奖、两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让成长永不止步由于身体的原因,本人2009年几乎在医院度过的。在住院期间,多次梦见自己站在讲台上,梦见学生渴望求知的眼神。幸运地是2010年下半年,我又重新站在讲台上。这一次,感觉有点力不从心,除了身体没有完全恢复外,更重要的是,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初为人母,被小孩和家庭琐事占据的整个大脑,几乎没有精力去关注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在上《宏观经济学》和《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这两门课时,只能照本宣科,自己都感觉枯燥无味,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心里对学生感觉到无比的内疚。当时,我就想自己一定要出去学习深造。正如魏征所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012年有机会出去访问学习,在访学期间,本人有幸考上了财政学专业博士。
  坚持以心换心 用生命影响生命人们常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质品评女人的品级,用论文和项目去评估老师的品级,却很少有人去思量心灵的品级。心灵是有品级的,而它的品级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心灵的最高境界是仁爱之心。爱学生就要帮助学生发展。有人说,教的本质是帮助,其实爱的本质也是帮助,因为真正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爱有多深,帮助学生的力度就有多大。
  我对学生一种特别的爱源自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以及我求学道路上3位恩师的熏陶。第1位是我的初中班主任周达展老师。由于母亲去世早,家里经济十分拮据,我当时只想考上中专,早点出来工作,减轻父亲的负担,可是事与愿违,差2分落榜了。当时,我极度的悲伤。周老师及时开导,并做我父亲的思想工作,克服困难让我读高中,同时送给我一本书《平凡的世界》,“你能痛苦,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和“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书中的这两句话为心灵点亮了一盏灯,指引我前行。周老师是第一个让我懂得了生命真谛的人。第2位是我的大学恩师方春子老师。1998年秋天,揣着东拼西凑的2000多元钱,拧着换洗的几件衣裳,来到了我憧憬的大学———中南大学,交完学杂费,所剩无几。《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很快我就找到了两份勤工俭学的岗位,还没等发工资,长沙的冬天已悄然而至,真是寒风刺骨。在课堂上,方老师见我冷得嘴唇发紫,二话不说,把自己的外套脱了披在我身上,我顿时感觉到久违的母爱,站在我面前的不仅是一名老师,更像一位慈母!方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第3位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杨灿明教授,杨师学富五车,高情远致,为学界之翘楚。治学之严谨,然待人素宽,淡泊洒脱,有大家之情怀,仁者之风范。
  得益于这3位恩师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我喜欢用心灵的品质去思量教师这个职业。记得在2005年,当时我还是助教,但幸运地是学院高职称的老师带领我们年轻老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我当时指导的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名女生,我第一次跟这个学生沟通时,她几乎不说句,还没等我话说完,她扭着头就走了,望这她的背影,我是满脸的疑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让我指导的学生不能毕业。经多方了解,得知该生精神有问题。事出有因,必须索源。几经周折,与这位同学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原来是家里发生了变故,该生心理承受不起,才会变成这样。于是,我希望她父亲能配合我,帮她完成学业!其实,我也不懂心理学,但是,我喜欢与人分享我的内心世界。我跟她聊我的童年、中学和大学。在9岁时,我母亲突然离世,在读高中时,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休学一年去广东打工,大学期间,80%的学费完全靠自己挣得。我很庆幸我有这样的经历。她一听到,“庆幸”二字,抬起了头,问我:“你不害怕吗”,我当然害怕,小时候特别害怕父亲奉行他的“只有锅子煮白米,没有锅子煮文章”的教育理念,所以每天必须早早起床做好早餐才能去上学;读高中时害怕交不起学费,不能完成学业!到了大学,我就不害怕了,因为我能主宰我的人生!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我始终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趟不过的河。我们聊了很多,她有时候也会敞开心怀说说她的内心,渐渐地,我们走进了彼此的心灵。该生的论文进展很顺利,并且获得了“良”。当然,还有菜素贞、钟凤侠、胡茹芳、谭迁、黎杰绪等同学,我们都成了心灵上的朋友,我们用各自的生命影响对方,共同前行!
  最让我难忘的是2006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500多条祝福短信。祝福中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更多的是莘莘学子对老师的殷切期望。那一夜,我彻夜难眠,我发誓,一定不能让同学们和他们的师弟师妹们失望。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坚守和履行我的誓言。
  当然,在教书育人中,有时候会对学生过于严格,有时候也会因恨铁不成钢而批评学生,甚至有时候言语过于激动,这说明本人还需要修身养性,方能契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有”老师标准。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坚信:我们怎样,学生就会怎样;我们是什么,学生就是什么;我们心存高远,学生不可能甘做燕雀;我们怀瑾握瑜,学生不可能降志辱身;我们博闻强识,学生不可能孤陋寡闻;我们春风送暖,学生不可能冷眼旁观。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文:张堂云]

“四有”好老师征文我的朴素“四有”观

上一篇:“四有”好老师征文用一生的努力做世上最阳光的事业
下一篇:著名语言学家、暨南大学教授邵敬敏到我校讲学
(作者:佚名 编辑:梧州学院)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